|  | 
 
| 圣经》第19章 紧急救护 勘误 by 苏文政 2002/7/30 本文存放于:
 材料:
 〔1〕 登山圣经:译者 平郁、邱紫颖;1999/2/1初版(商业周刊出版,台北):第19章 紧急救护,第528-549页。这是〔2〕的中文译本。
 〔2〕 Mountaineering-the Freedom of the Hills, 6th ed.: 19. , pp. 447-463, 1997. Don Graydon and Kurt Hanson ed., The Mountaineers, Seattle.
 #【1】
 译本第529页的图19-1,有翻译或排版错误,应更正如下:
 环境导因…….整体状况(有可能影响全身)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局部状况(只影响到身体某些部位)
 热………………热衰竭、中暑*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热抽筋
 冷………………失温*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冻伤、浸足症
 紫外线辐射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晒伤、雪盲
 高海拔…………急性症、高海拔肺水肿*、高海拔脑水肿*
 闪电……………心肺停止*、休克*、昏迷*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烧烫伤、眼睛或耳朵受伤、神经受损
 虫咬虫螫………虫螫引起的过敏反应*、扁虱引起的疾病……………肿痛
 蛇咬……………全身性中毒反应*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局部组织受损
 注:* 表示紧急或是有生命危险的状况。
 #【2】
 译本第530页
 〔热中风热中风,有时也称为中暑〕
 此处〔热中风〕一词原文是 heat stroke ,一般译作〔中暑〕;而译文中的〔中暑〕一词原文是 sun stroke ,一般没有翻译。建议 heat stroke 译作〔中暑〕,而 sun stroke 另译或不用翻译。这跟大家了解的脑中风无关。
 #【3】
 译本第533页,右半页第四、五行间,漏印标题:
 〔浸足症〕
 #【4】
 译本第535页,右半页第12行,
 〔血管中已分解的二氧化碳〕,应译为〔血流中溶解的二氧化碳〕。
 #【5】
 译本第536页,左半页最底下〔焦躁不安〕,原文是listlessness而非restlessness,所以应译作〔无精打采〕。
 #【6】
 译本第538页,左半页中间,
 〔左右眼球大小不一,或是眼球对光线的收缩反应左右不一〕,其中的〔眼球〕应是〔瞳孔〕才对。
 《登山圣经》第19章 紧急救护 补充说明
 
 1
 |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