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
 
| 当初念念不忘的,走着走着就遗忘了。没有谁是不可取代。尤其是,不在身边的那个。 文/刘小昭
 一
 上小学的时候特别喜欢我们班体委。
 那时候对于男女有别并不十分清楚,但自己心里却觉着什么都明白。
 小学三年级之前我俩最爱玩儿的就是掰腕儿,他一次都没赢过我。
 而在上了三年级之后,他居然开始越来越比我高,掰手腕我也再没真正赢过,
 每次都是他让着我,装作没劲儿输给我。
 我妈还说,上二年级的时候家长会,我俩是引导员,
 说当时就看俩小人儿差不多高搂着肩膀就走过来了(他搂着我……)
 (可我压根儿不记得这回事儿了。)
 当时觉着,这就是爱情吧?
 结果三年级下半学期的时候,他得了脑炎休学了。
 听周围人说这是很严重的病,当时我的小心肝啊,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心痛。
 有次偷偷在家里伤心,九岁的我的理性爱情观就初显端倪,我就问自己:
 你爱他嘛?
 就算他生了严重的病也爱他嘛?
 就算一辈子只爱一个人也爱他嘛?
 我到现在都记得自己对着书桌使劲点头的信誓旦旦模样,
 可事情哪儿有那么童话,甚至都不是我移情别恋喜欢上别人了。
 结局是,四年级的时候他恢复的很好回来继续上学,
 可我忽然发觉,我一点都不爱他了。
 那种就算一辈子只爱他一个人也没关系就算他生重病也没关系的爱,
 一点都没了。
 我看他,只是一个比我高很多的有点吵的男孩而已。
 九岁的爱情,是不是很像个笑话?
 如果我告诉你,再过十几年也会是这样,你会相信我嘛?
 大概很多人不会吧。
 二
 朋友给我讲了这么一件事:
 有天她和男朋友一起去看展览,回来的路上男朋友感慨女孩的见识和学术素养,
 最后说了句:幸亏你没考上复旦,不然我就遇不到你了。
 女孩当时想也没想就说:我还是想考上复旦啊!
 男朋友那一路上就再没搭理女孩。
 “其实,我的意思是,就算不遇到他,我去了另外的环境,也会遇到另外的人。”
 女孩在和我商量怎么哄自己的男朋友。
 我一听几乎要气乐了:“你这还不如不解释呢!”
 “不是不是,”姑娘忙接着说,
 “我并不是不爱他,我的意思是,不能取代的不是我遇到他这件事,
 而是我们之后的相处感情,是他是我的男朋友这件事啊。
 我就是不认为一定要非这个人不可,
 是时间、相处、信任才造就了长久的亲密关系,
 而不是一定非要遇到谁。”
 三
 收到许多许多的信件,说的都是:
 “小昭,我就是离不开他,怎么办?”
 “谁也取代不了他在我心目中的位置,我以后该怎么去爱别人?”
 面对这些对我信任到诉说私事的姑娘,我真是又心疼又无奈,让我怎么说好呢?
 没有谁是真的不可取代,
 也没有什么人是离了就不能活,
 我们往往都过高估计了自己的情绪,如同我在九岁时的信誓旦旦。
 可等到时间过去再回头一看,
 当初念念不忘的,似乎,也就那样吧。
 而“也就那样”,比起“完全不再是那样”,已经是强了许多。
 并非说不应该对爱执着,
 而是觉着,没必要那么偏执,
 当你明知道不可得,而却心里一直念念不忘的时候,
 不妨想想遇到这个人之前你的生活,不也是照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嘛?
 没有谁是不可取代。
 尤其是,不在身边的那个。
 
  
 | 
 |